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棉铃虫齿唇姬蜂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棉铃虫齿唇姬蜂雌雄蜂触角上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共发现毛形感器、板形感器、钟形感器、锥形感器、Bohm氏鬃毛和刺形感器6类感器,分别对这6类感器的类型与形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对各种感器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罗梅浩  宋南  郭线茹  刘晓光  赵国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388-2389,2423
棉铃虫齿唇姬蜂是棉铃虫的主要寄生性天敌。综述了其生物学特性、大量饲养及田间控害作用、寄主选择行为、与植物的关系、多分DNA病毒以及植物次生物质和农药对棉铃虫齿唇姬蜂的影响等,以期为该蜂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 E. Smith)是世界性重大迁飞害虫,自2019年入侵我国西南地区后迅速向北扩散,严重威胁我国粮食作物生产安全。挖掘和筛选本地优势天敌,对开展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夏季在广西南宁市和北海市野外开展草地贪夜蛾及其天敌调查时发现2种草地贪夜蛾幼虫寄生蜂,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letis chlorideae Uchida和斜纹夜蛾侧沟茧蜂Microplitis prodeniae Rao & Kurian。本文详细记述了这两种幼虫寄生蜂的形态特征,以期为今后筛选和利用草地贪夜蛾寄生性天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棉铃虫齿唇姬蜂生物学特性及田间控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铃虫齿唇姬蜂在河南新乡棉区年发生约8代,以6个世代发生在棉田,其中4个世代与棉铃虫低龄幼虫发生期吻合。田间出现4个寄生高峰,分别在5月中旬、6月中下旬,7月底至8月初,8月底至9月初,寄生率平均在19.2~42.9%,以一、二代棉铃虫期的寄生率较高,齿唇姬蜂对3龄前棉铃虫幼虫的总寄生率平均为23.7%,最高达40.0%,占整个世代总寄生数的71.3%。该蜂是豫北棉铃虫寄生性天敌中的优势种。成蜂对菊酯类农药敏感。  相似文献   
5.
寄主大小棉铃虫齿唇姬蜂产卵和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以在27℃下、室内人工饲养的棉铃早和棉铃早齿蜃 为材料,研究了寄主大小对棉铃虫齿唇姬蜂产卵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寄主大小对雌蜂产卵有显著的影响。寄生率随寄主体重增加而降低,在被寄生产卵的棉铃虫幼虫中,体重小于18mg的占92%,大于18mg的幼虫不适宜该寄生蜂产卵;人工饲料上饲养的棉铃虫幼虫,自孵化后的136h为适合被寄生的时段,对数据的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寄主寄生时体重与蜂近似幼虫体重、蜂近似幼虫体重与成蜂体重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尤其在雌蜂上表现得更为显著;成蜂在一定的范围内,体重越大,寿命越长,体重过大或过小,寿命均有下降的趋势,寄主大小对的发育历期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室内研究了棉铃虫齿唇姬蜂连代饲养、雌蜂日龄及交配方式对其后代性比的影响。结果表明:(1)室内连代饲养中,一、二代雌雄性比分别为1:0.85和1:0.71;三代以后雄性个体所占的比例增加,至第五代时雌雄性比为1:1.46。(2)不同日龄的雌蜂繁育的后代其性比有显著差异,随着日龄的增加,雄性后代的比例加大。其中2日龄的后代雌蜂比率为87.8%,而6日龄的后代雌蜂比率为48.5%。(3)同一世代中,不同父母的雌雄个体交配以后,所繁育后代的雌蜂比例为95.3%;孤雌生殖后代的雄性与同一世代的雌性交配,所繁育后代的性比接近1:1;而未能交配的雌蜂其后代均为雄性。  相似文献   
7.
棉铃虫齿唇姬蜂的饲养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对棉铃虫齿唇姬蜂室内饲养及相关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可用斜纹夜蛾幼虫作为该蜂室内人工繁殖的最适宜寄主。当该蜂寄生不同日龄的斜纹夜蛾幼虫时,其发育历期无显著差异;寄生率随寄主日龄的增加而降低;茧重随日龄的增加而增重;成虫羽化率无明显差异;获茧率以4日龄寄主最高,为55.3%;以3~5日龄寄主幼虫繁育的成蜂寿命最长。齿唇姬蜂在26℃下的平均产卵量为92.7粒,成蜂绝大部分在光照期羽化。在4~26℃范围内,温度愈低,成蜂寿命愈长。  相似文献   
8.
对棉铃虫齿唇姬蜂室内交配行为研究表明,雄蜂是交配主导因素,一生中有多次交配表现,而雌蜂一般仅交配一次;雌雄个体交配持续时间为162.45±9.40s。24~36h蜂龄的雌蜂和36h蜂龄的雄蜂交配成功率最高;温度26℃和光照1500lx是雌雄个体成功交配的最佳条件。讨论认为,室内环境条件也可能是导致寄生蜂室内饲养性比失调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棉铃虫齿唇姬蜂的人工繁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letis chlorideae Uchida是一种世界范围分布、寄主谱很广的内寄生蜂,产卵于低龄寄主幼虫体内,可使寄主幼虫在暴食期前大量死亡,能有效抑制寄主的种群密度。该寄生蜂对多种作物上的鳞翅目害虫种群控制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本文对该蜂人工繁育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进行综述,希望对其繁育与利用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利用Tracor550高压气相色谱对烟草挥发性物质进行了试验室化学分析.针对黑唇姬蜂化学行为活动诱导,进行了人工自然风管(Windtunnel)的生物测定.烟草中原提取物与气相色谱全部收集和分离的化合物生测效果基本一致.50%化合物对黑唇姬蜂活性诱导产生作用.分离中三个主要峰区被测定为黑唇姬蜂寻求寄主的关键化学物质.经核磁共振分光仪(NMR)鉴定石竹烯C15H24Caryopyllene、烟碱和Farnesyl法尼丙酮三种挥发性物质与人工合成的类似化合物,经试验室生物测定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